首页

同好视频网女王调教男奴

时间:2025-05-29 20:06:14 作者:中国两支救援队通过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能力复测 浏览量:19760

  中新网郑州10月24日电 (记者 韩章云)10月21日至23日,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记者从大会获悉,我国研究人员通过植硅体分析方法,在新疆哈合仁遗址发现史前水稻种植证据,表明很可能存在一条首先经过新疆,再达到中亚西部的早期水稻西传路线。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驯化和种植区域的扩大,对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球生态变迁产生过深远影响。考古发现,中国是最早驯化水稻的地方,一直以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都在探寻中国水稻向西方传播的路径。

  哈合仁遗址,是位于新疆焉耆盆地北部山前地带的一处农牧结合人群遗址,年代从战国晚期遗址延续至汉晋时期。其最大特色在于地表保留着大片石构的水利灌溉设施遗存,研究认为,古人正是靠着这样的设施在山前地带恶劣的干旱环境中发展粗放灌溉农业。

图为新疆哈合仁遗址。受访者供图

  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李宇奇介绍,由南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及相关文博单位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采集哈合仁遗址两处剖面上的土壤样本,发现了多种作物和杂草的植硅体,一种高等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二氧化硅颗粒。

  “最让我们感到惊喜的就是发现少量但多样的水稻植硅体,包括扇型、双峰型和疑似小穗轴中的植硅体,分别产生于水稻的茎叶、颖壳和小穗轴。”李宇奇介绍,通过测量水稻扇型植硅体扇面长与扇柄长的比值,团队发现,哈合仁遗址种植的水稻类型大概率是起源于我国长江下游的粳稻。

  那么,这些粳稻是如何到达哈合仁遗址的呢?是在当地种植的?还是运输过去的?

  “如果当地人仅仅运入大米的话,估计不会有这么多水稻植株不同部位的植硅体存留,况且远距离运输粮食也绝非易事。”李宇奇称,团队推测当地应该存在小规模的水稻种植,“考虑到当地极度干旱的环境,如果早在战国晚期就能种植水稻,那就说明当时的农人已经充分掌握了应对干旱环境的水利灌溉手段,足以将水稻种植推广到同样干旱的中亚西部地区以及西亚地区”。

  2021年,国外学者斯宾格勒等利用有限的资料,推测水稻向欧洲的西传可能有两条通道,即仅仅经过中亚最南部地区的中亚通道和沿印度洋海岸延伸的沿海通道。随后,伊朗北部一处遗址和我国新疆乱杂岗子遗址发现测年分别为公元前120年左右和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稻粒,但未对斯宾格勒的猜想形成太大挑战。

  “结合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与考古发现,我们团队重新勾勒出了一条水稻经中亚西传的路线,即从我国西北地区最早的粳稻遗存发现地甘肃东部出发,经东天山,到达哈合仁遗址所在的中天山,再进一步传播到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最后到达伊朗一带,为进一步西传奠定基础。”李宇奇说。

  该路线与国外学者斯宾格勒等提出的中亚路线最大的区别在于,凸显了我国新疆及西部其他地区在水稻西传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被李宇奇团队称为水稻西传的新疆通道。

  李宇奇称,该发现不仅找到了整个广义中亚地区最早的水稻种植证据,还重构了水稻在欧亚大陆传播的路径。该项研究成果已于今年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考古科学杂志:报告》。(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聚焦中非合作)今年前7个月中非贸易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眼下正值寒假,黄硕和团队成员们早早就返回了实验室。“利用假期课业不多的条件,还能把研究进度再向前推一推。”黄硕坦言,如果只是将现成的技术“照搬”过来,也许会出一些“短平快”的成果,但要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可控的技术,必须勇于向原创性研究的高峰攀登。

无方向盘仪表盘 新概念自动驾驶汽车成“移动会议厅”

“我们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领导下,分别于2019年及2023年两次开启‘健康光明行’医疗援青活动,凝聚学会及全国专家,以党建为引领,围绕医疗带教培训、健康宣教、义诊、复明手术等工作,累计为百余名低收入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白内障手术,为青海省西宁市及海南州贵德县约3000名患者开展义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院长亢泽峰说。

两岸企业界人士在南京共话大陆创业机遇

面临新形势新变化,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外民心相通,成为多位专家关注和思考的重点。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看来,真正做好民心相通,需要在国际传播中找到四个“共”——共同点、共通点、共情点、共鸣点,否则很多传播会传而不达、传而不通。

日媒:日本一研究用核反应堆紧急停止 原因正在调查中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了解到,今天(9月14日)上午,我国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艇“祥云”AS700正式交付客户,标志着国产载人飞艇的研制、生产、取证、交付全面贯通,即将开启商业运营。

国家统计局:7月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